按:根据2018年9月27、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杭州召开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研讨会的会议精神,我院紧紧围绕提高科技服务临床的能力为核心,以临床科研设计等方法学为重点,开展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科研机构业务建设2018年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现将相关情况予以通报。
学习方法 提高能力 为传承创新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2018年临床科研能力培训
10月12日下午,2018年临床科研能力培训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科研机构业务建设第一期临床科研能力培训班,在光谷院区老住院部八楼学术报告厅的举办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孙塑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建平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张润顺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尹平教授作专题培训。巴元明书记、刘建忠副院长、陈翠院长助理出席了会议,全院医师、护士、科研人员、规培生、2018年新进职工等3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由李晓东副院长主持。
刘建忠副院长向大会致辞。刘院长指出临床科研能力培训是推动我院中医药科研能力和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我院中医药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继2008年我院获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2017年我院再一次入围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项目单位,但我院要引领湖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全国中医医院第一方阵,在临床科研能力与创新驱动能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面提升科研能力与素养,提高我院整体临床科研水平,切实推动我院医教研协同发展。
孙塑伦教授以《中医临床研究方案的制定优化与评价》为题,深刻剖析了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现状,并从临床科研选题、申报立项、临床研究方案制订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中医治疗方案的五大来源、临床研究方案优化方法与思路、临床研究方案评价要点、创新性及中医特色优势评价、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高屋建瓴、系统全面地进行了讲授。
刘建平讲授以《中医药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为题,阐述了中医药相关学科、临床研究论文的界定,细致讲授了生物医学期刊的分类、国际期刊及其影响因子,以丰富的实例讲解了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什么样的中医药文章,并从常用临床研究设计的类别与方法、中医临床研究论文写作的步骤和要求、评价医学论文的指标、国外期刊投稿步骤及注意事项、成功的体会与策略等,深入浅出地对中医药SCI论文的撰写与发表进行了精彩讲解。
张润顺主任医师以《基于临床病历,利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开展循证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为题,重点阐述了循证名老中医经验研究思路、质量管理的原则及方法、名老中医经验相关数据的审编及分析挖掘主题,并以薛伯寿宣透解毒饮治疗外感热病、钱英槲芪方治疗肝癌传承研究为例进行深入阐述。
尹平教授以《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学考虑》为题,从临床研究的设计要点—RCTs、基于临床的巢式病例-对照、临床观察性研究的非随机化问题三个方面,对临床研究中的统计学应用进行了科学深刻地分析与讲授。
专题培训结束后,刘建忠在闭幕式上对此次培训进行了总结,认为此次培训班专家层次高、培训内容精、组织计划实,课程讲授系统全面、深入浅出、鞭辟入里,让大家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掌握了知识,提高了素质;促进了交流,增强了合力。刘建忠对下一步的科研工作提出要求:一要认清现状,补短强弱;二要学习方法,增强自信;三要坚守机制,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四要保证质量,加快进度。大力提升我院的临床科研能力,加快推进我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全面推动我院医教研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