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2022“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致敬礼在湖北广播电视台举行,现场表彰了8位个人和2个集体。何绍斌院长特地到现场观摩晚会。我院援阿针灸医疗队代表在致敬礼舞台上分享了他们近60年的援非故事,并接受了“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集体的表彰。
我院针灸科援阿队员在舞台上分享援非故事
我院针灸科胡锋(中间)代表团队接受“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表彰
致敬礼活动现场
1963年4月,应阿尔及利亚政府请求,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我国派出第一支以湖北医务人员为骨干的24人医疗队远赴非洲,帮助刚刚独立的北非之国,由此掀开了中国援外医疗的历史篇章。而这第一批援外队员中,就有来自湖北省中医院的医生。自1965年至今,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选派31名骨干医师援非,有些医生还先后2次、甚至3次援外。他们克服饮食、气候、文化差异等各种困难,主动到偏远地区免费巡诊,充分发挥了中医针灸特色优势,为数以十万计的阿尔及利亚患者解除病痛,助力中国针灸扎根阿国,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也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关心与肯定,获得国家、省级卫生部门和受援国政府的一致好评,多人获得“优秀援外队员”等个人荣誉。2018年12 月 17 日,湖北省中医院院针灸科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表彰。
援阿始于责任,“忠”于坚守
1963年4月,湖北省中医院医生徐贤泽告别家中已怀孕的妻子,拎起装好一摞摞笔记的挎包便随队飞往了阿尔及利亚。“虽然去之前有一定心理准备,但阿尔及利亚的条件还是超出我们预期。”时隔五十多年,徐贤泽一边回忆,一边摇头。“首先是饮食不习惯。当地厨师所做的牛肉,每块巴掌大,1厘米厚,表面烤熟,切开后里面还有血水。”好在不久后,当时的卫生部派来了中国厨师。更让人不安的,是当地的紧张局势,“我们当时还赶上一次政变”。
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当地将中国医生当作尊贵的客人。徐贤泽说,医疗队不时会被邀请参加当地人的婚礼,还两次受到阿尔及利亚总统的接见。正因如此,许多队员因割舍不下对非洲朋友的感情,多次援非。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罗惠平曾两次援阿,冯斌曾先后三次援阿。
1998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罗惠平辞别年幼的孩子和体弱年长的父母,拖着行李箱踏上援阿之路。“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空调,上下班都是警察专车接送,不能私自外出。我们在炎热的撒哈拉沙漠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从国内带来的音乐磁带”,罗惠平回忆道,他们除了要克服艰苦的生活环境,还要在这里垒砌中医针灸的“地基”。当地因为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医疗主要是西医,百姓对中医的认知几乎是零。当时进驻的医院,中医针灸医疗器械十分匮乏,针、艾条、电针仪、火罐等,都是我们这几批援阿针灸科队员“人肉”背过来的。2008年,罗惠平再次踏上了援阿之路,这一次,当她辞别八十多岁母亲时,看着母亲目光无神,她心中惴惴不安。她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再次踏上了这片热土。抵达阿尔及利亚三个月后,她接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成了她心中永远的痛。
“虽然条件苦,我失去了很多,但是每当我回忆起援阿的岁月,我觉得非常自豪”,罗惠平眼里透着坚定。是我们带着国粹针灸走出了国门,受到越来越多阿国人民的信任,每天上午诊室挤挤攘攘的一百多位患者,就是对我们付出最大的肯定。2021年12月17日,罗惠平代表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与罗惠平亲切握手。
除了罗惠平,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冯斌也曾三次援阿。回想起2000年第一次踏上援阿之路,冯斌仍然有点激动。“那时候就觉得我应该去,可以称之为责任”,冯斌说,当时整个援阿医疗队的针灸医师名额非常少,作为省级三甲中医院,我觉得我院针灸科能够代表湖北针灸,有责任扛起“国家队”这面大旗。后来,2007年、2015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冯斌再次主动请缨援阿,他在阿尔及利亚先后医疗援助八年,对这片非洲大地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2017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谭三春接过了援阿“接力棒”。在那里,谭三春感受到阿国人民对中医的认可,对针灸的喜爱,他深知,这是这五十多年来,湖北省中医院针灸前辈们辛苦耕耘结下的“果实”。只有有真本领能治好病,对患者关爱,才能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果实”。
2017 年11月,60岁的阿卜杜拉在邻居的帮助下,驱车2小时找到了谭三春。阿卜杜拉因受风寒患了面瘫,左侧面部失去知觉,嘴眼歪斜,加上他有十几年的糖尿病史,所以治疗难度加大,在当地医院治疗一个月无效,才通过邻居介绍找到了中国医疗队的谭三春。谭三春为阿卜杜拉制订了针刺法治疗方案,每周3次。3周后,阿卜杜拉的面瘫就基本恢复了。“中医真厉害!我的选择没错!”阿卜杜拉成了“中医粉”,逢人就夸中医效果好。
如今,已经归来的谭三春说到当时的情景不禁落泪,“我错过了孩子重要的成长阶段,那时候就我爱人一个人带2岁的儿子,当幼儿园办活动需要爸爸参加时,他只能默默坐在一边。”谭三春说,但“我不后悔,我是党员我先上!”谭三春还笑言,在阿尔及利亚,中国医生养成了自己种菜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谭三春除了日常工作外,他一直在思考。中医底蕴深厚,除了针刺,还有艾灸、刮痧、熏蒸、穴位敷贴、穴位按摩、手法复位、热疗等多种手段,如果能将这些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带到阿尔及利亚,给患者综合运用,疗效会更好。他相信,只要国家有求,省中医人必应,坚守这片欣欣向荣的中医文化沃土。
让国粹针灸在阿扎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湖北省中医院认为选派优秀医师支援阿尔及利亚只能“解近渴”,如何弘扬中医文化,推动中医针灸在阿尔及利亚扎根,湖北省中医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中阿中医药领域合作愿景付诸实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卫生、人口和医疗改革部《关于开展中医合作项目协议》(2017 年11月12日在阿尔及尔签署),为发展和促进两国的传统友谊和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提高两国人民健康水平,经过友好协商。2018年11月4日,湖北省中医院与阿尔及利亚本阿克隆医院在阿尔及尔签署《关于开展中医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协议旨在确定在本阿克隆医院建立中医中心,在符合两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双方同意合作共建“中医中心”。
2022年3月7日下午,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远程培训会暨第二期中医针灸培训班成功开幕。在培训会上,周仲瑜主任作了题为《中国针灸》的讲课,理论知识与实操技术相结合,从古代针灸传承历史到针灸最新国际研究进展,激起了数位阿国医生对针灸的强烈兴趣。随后,学员们还将接受16次课程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经络腧穴学以及针灸基本操作,并安排有5次临床见习,授课老师由五位中医中心医师轮流担任。第27批援阿医疗队中医中心队长、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高锋医生说,这种形式的培训班在2019年是第一届,当时参加的阿国医生经过考核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并收获了关于中医针灸的知识,我觉得这是中国针灸扎根阿尔及利亚的重要里程碑。
1965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王全奇医生,作为湖北省第一批援阿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阿尔及利亚的土地,至今近六十年来,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援阿之举从未停歇过,针灸科援外医师在受援国广泛开展医疗服务,从湖北到非洲、从驻地医院到沙漠牧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中非人民友谊长存的佳话。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先后有31位医生手执银针,用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诠释了中国援外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为增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友谊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