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节气。从立秋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而应注意:
一、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
应开始“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而且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运动调养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四、饮食调养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立秋后饮食要注意:1、饮食上要“增酸”。中医建议多食苹果、葡萄、杨桃、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2、饮食要“秋冬养阴”。中医建议多食银耳、梨、芝麻、藕、菠菜、豆浆、鸭蛋、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